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非晶合金活性溶解行为与其表面结构特征的STM原位研究

李瑛 , 曹楚南 , 林海潮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在微观尺度上原位观察非晶合金在酸性介质中的溶解行为。研究表明:非晶合金的溶解过程可分成两个阶段,即材料表层的溶解阶段和基体的溶解阶段。材料表层的溶解行为受制于机加工因素;基体的溶解行为受制于微观组织结构。非晶合金基体在亚微观尺度下仍具有极高的均匀腐蚀程度。而对非晶合金均匀腐蚀过程进行微观尺度再认识发现,非晶合金以Bernal 多面体为基本单位参与腐蚀反应。非晶合金宏观均匀溶解过程在微观尺度上表现为在材料的任意部位上阴极、阳极区交替出现,这种过程的均衡发展导致材料电化学腐蚀在宏观上的均匀分布。

关键词: 非晶合金 , corrosion interface , in situ observation , STM

Ni基高温合金单晶裂尖位错行为的动态研究——Ⅰ.DFZ 的形成及微裂纹的扩展

王瑞杰 , 徐永波 , 王中光 , 周敬 , 张静华 , 胡壮麒

材料研究学报

用透射电镜原位观察方法对Ni 基高温合金单晶裂纹尖端位错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裂纹扩展的同时伴随着位错的发射,并在裂纹尖端形成无位错区(DFZ)。γ/γ′界面的存在阻碍位错的运动,并使DFZ 变短。

关键词: 高温合金 , in situ observation , dislocation emission , dislocation-free zone , γ/γ′interface

铁电陶瓷畴变的原位Raman谱观测

张飒 , 程璇 , 张颖

金属学报

从Raman光散射原理出发, 提出原位Raman谱观测畴变原理, 探索建立铁电畴变的 原位、无损和微区观测技术. 通过对PLZT铁电陶瓷试样的90 deg原位旋 转前、后Raman谱变化的观测, 以及电场作用下PLZT铁电陶瓷试样畴变后Raman谱 峰强变化的观测, 证实可以利用Raman谱的变化来检测铁电陶瓷材料电 畴的畴变.

关键词: 铁电陶瓷 , domain switching , in situ observation

超级贝氏体钢相变的原位观察研究

胡海江 , 徐光 , 刘峰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了探索贝氏体相变形核和长大的动态过程,利用高温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一种含碳质量分数为0.42%的超级贝氏体钢进行了贝氏体相变的原位动态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贝氏体保温相变期间,贝氏体形核除了发生在原奥氏体晶界、晶内以及预先形成的贝氏体处,退火孪晶还引发贝氏体形核;在贝氏体长大过程中,后形成的贝氏体板条与先形成的贝氏体长大方向不同,使两者发生碰撞,从而产生“互锁”现象,形成一种互锁的贝氏体微观组织.原位观察可以研究和分析贝氏体形核和长大的动态过程,为贝氏体相变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 原位观察 , 相变 , 超级贝氏体钢 , 组织 , 孪晶

先进贝氏体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的动态观察

胡海江 , 徐光 , 张玉龙 , 刘峰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对一种先进贝氏体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动态过程进行了原位观察研究.结果观察到奥氏体晶粒长大的3种方式,分别为奥氏体晶界的迁移和扩张、多个晶粒合并成一个大晶粒以及周围晶粒通过分割和吞并中间晶粒长大.原位观察还发现,当奥氏体化温度高于1100℃时,奥氏体晶粒会发生粗化;而低于1000℃时,奥氏体晶粒无明显变化.此外,得到了描述奥氏体晶粒尺寸随保温时间变化规律的Beck方程,讨论了奥氏体晶粒尺寸对贝氏体转变后的组织形貌的影响.LSCM原位观察方法为奥氏体晶粒长大动态过程的观察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 高温共聚焦显微镜 , 原位观察 , 奥氏体晶粒长大 , 先进贝氏体钢

CO还原Fe_2O_3过程中金属铁析出的微观行为

赵志龙 , 唐惠庆 , 郭占成

钢铁研究学报

通过原位观察和同步热分析的方式,研究气固两相界面还原反应时金属铁析出形态、矿相结构演变过程,明确金属铁的析出形态与显微结构、黏结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O气氛下Fe2O3还原时金属铁主要以纤维状生成的铁晶须为主,还原速率是决定这种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在Fe2O3→Fe3O4→FeO中只会因晶格转变产生体积大小变化,且伴有裂纹和孔洞的发生,没有铁晶须生成;在FeO→Fe中出现铁晶须形核和生长,且铁晶须是100%的纯金属铁。要避免铁晶须生成,就要在FeO→Fe转变时抑制铁原子的定向迁移。

关键词: 炼铁 , 原位观察 , 气基还原 , 铁晶须 , 黏结

节镍奥氏体不锈钢加热过程中γ→δ转变的原位观察

谭威 , 季根顺 , 张建斌 , 贾建刚 , 南雪丽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原位观察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中奥氏体(γ)向高温铁素体(δ)转变的全过程。结果表明,未腐蚀试样在1150℃到1250℃区间加热、保温易于形成孪晶;在1250~1350℃加热、保温过程中,δ相的形核和长大显著,形核位置主要为γ片和CaO-SiO2-Al2O3-MgO系复合夹杂物处;在1350~1450℃区间为δ相晶界的迁移。腐蚀试样在室温至1450℃区间加热和保温过程中,原室温组织中δr相的形态、分布变化不大,高温下新形成的δe相与原δr相无明显联系。利用晶粒长大动力学理论和Creq/Nieq比值分析了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中δ相晶界迁移现象和凝固模式,并探讨了凝固模式对升温过程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节镍奥氏体不锈钢 , 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 相变 , 原位观察

球墨铸铁加热过程中渗碳体石墨化的原位观察

李青春 , 林大帅 , 杨晓平 , 常国威 , 翟启杰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直接观察了球墨铸铁在加热过程中渗碳体的分解和石墨形态的演化。结果表明:球墨铸铁在加热过程中渗碳体逐渐溶解,加热速率越快,渗碳体的分解速率越快。加热过程中石墨形态的演变行为与加热速率有关。加热速率较慢,组织中出现了小石墨,原有石墨长大。加热速率较快,渗碳体周围的小石墨逐渐溶解变小。

关键词: 球墨铸铁 , 渗碳体 , 石墨化 , 原位观察

不同界面SiC/SiC复合材料的断裂行为研究

赵爽 , 杨自春 , 周新贵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50278

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SiC/SiC)是极具前景的高温结构材料.通过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分别制各了Pyc界面和CNTs界面SiC/SiC复合材料,对两种SiC/SiC复合材料的整体力学性能以及界面剪切强度等进行了测试表征,并对材料中裂纹的产生与扩展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两种界面SiC/SiC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相近,但PyC界面SiC/SiC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约为CNTs界面SiC/SiC复合材料的两倍.在PyC界面SiC/SiC复合材料中,裂纹沿纤维-基体界面扩展,PyC涂层能够偏转或阻止裂纹,材料呈现伪塑性断裂特征;而在CNTs界面SiC/SiC复合材料中,裂纹在扩展路径上遇到界面并不偏转,初始裂纹最终发展为主裂纹,材料呈现脆性断裂模式.

关键词: SiC/SiC复合材料 , 界面 , 力学性能 , 断裂行为 , 原位观测

热处理对电沉积Ni-Fe合金箔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任鸿儒 , 高金涛 , 王哲 , 裴滨 , 郭占成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160605

电沉积法制备Ni-Fe合金箔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产品规格不受限制等优点,但其塑性和弹性模量较低限制了其应用发展.为了改善电沉积Ni-Fe合金箔的力学性能并扩大其应用范围,本文通过高温热处理方法改善其力学性能,采用SEM,XRD,EBSD分析手段对电沉积Ni-Fe合金箔晶粒组织和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高温热台显微镜进行原位在线观测晶粒组织的演变过程,并对热处理后的电沉积Ni-Fe合金箔进行力学性能分析.研究表明,热处理过程中电沉积Ni-Fe合金箔经历细晶组织阶段、混晶组织阶段和粗晶组织阶段,其中,在1000~1050℃容易发生晶粒异常长大.细晶组织阶段,电沉积Ni-Fe合金箔能够保证较高的强度,且塑性和弹性模量明显提高,综合性能较好;混晶组织阶段,强度和塑性较低,弹性模量有一定程度提高;粗晶组织阶段,强度很低,但塑性和弹性模量有较大程度提高.

关键词: 电沉积Ni-Fe合金箔 , 原位观测 , 组织结构 , 力学性能 , 热处理 , 塑性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